造型基础⼀直以来都是各⼤艺术设计院校⼀年级基础课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传统的造型基础课程基本上强调的都是培养学⽣的造型观察和绘画表现⼿段,提⾼对形体、⽐例、结构、透视、体积和空间的认识、理解和把握能⼒等。在创意思维的拓展,多媒介多材料的探索,造型问题从⼆维空间向三维、四维空间的延展,如何学会通过反思和对问题的深度研究来提出个⼈观点等更本质的问题上涉及甚少。在⽬前新科技、新材料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设计学科需要培养的是跨学科、交叉型创新⼈才,学⽣们需要站在国际艺术与设计⽂化视ᰀ下去创新中国⽂化特⾊,这就对学⽣们从⼀年级基础课程开始就提出了更⾼的要求。林琳⽼师针对如何打破传统视觉表现思维与惯性,将七周的课程分成三个板块,五⼤内容让同学们循序渐进地理解创新思维的发展可以如何深⼊,造型和媒介的问题需要怎么延展到创作中,并学习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课程介绍
《造型基础》是必赢626net入口首页创新创意学院大学一年级上学期的必修课,该课程针对学生入学前固有的造型思维习惯,希望通过知识的延扩提升想象力,以全新的造型理念开拓思维,拓展视觉元素在二维和三维空间里呈现的多种可能性;强调客观性的认知与主观性的表达之间的相互融合,为高年级专业课程需具备的创意思维、多元呈现、媒介拓展等打好基础。
Course Goals: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打破常规客观的视觉表现惯性,加强对事物的观察力、个性化理解和联想化的视觉表现,了解造型的创意形态、造型的材料运用和造型的空间呈现,拓展视觉信息个性化的传达能力,从而全面提升视觉传达造型基本的创意能力和表现能力。
目标
1、对不同时期艺术家的作品和创作方式有更广泛的了解。
2、学会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中找到创作的联系。
3、了解造型的创意形态、造型的材料运用和发展造型的空间呈现形式。鼓励对材料的探索和创作技能的发展。
4、将“媒介”纳入到创作过程和观念框架中去发展作品的多样性。
5、介绍一系列材料和创作的方法,以研究和发展你的想法,并学习如何评估和反思你的创作进展。
6、学习如何团队合作并共同创作作品。
该课程分为三大板块:创意与造型、材料与造型、空间与造型。这是在课程开始之前,由教研室老师们共同讨论的三大板块内容。
Ⅰ创意与造型
第一个板块“创意与造型”,分为三个部分递进。首先为了打破学生们入学前固有的造型思维习惯,课程讲解过程中从三个不同历史时间段里抽取出截然不同的三种艺术作品,分别是:埃及壁画、毕加索、John Stezaker,进行对比、比较、分析和讨论,并要求大家重点思考三种艺术作品在造型方面的特点与联系。
作业1(题目:人造人):每位同学拍30张人物肖像照片,并将其打印成8开的黑白画面,然后把它们切割成有规则的条状(大约1厘米的宽度),并对其进行组合,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人物肖像。
要求:思考创造一个什么样的“全新”肖像,“新”在哪里?设计的核心关键词是什么?
作业2(Research Presentation):从不同历史时期找出有创作联系的艺术家、设计师等,通过对其深入的研究,思考他们在创作中对造型、材料、创意、空间等问题的理解,并分析其作品的媒介特点。
要求:广泛阅读与查找资料,对艺术家的选择不局限哪种媒介形式,重点思考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优秀作品展示
同学们的课后总结:
刘盈莹同学:还记得第一次上造型课的那天,我带着速写板和一堆铅笔、炭笔来到了上课的教室,以为自己将要面临第二个像高三一样没有尽头的美术集训,或许是高中集训对我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下意识地认为“造型课”的意思就是写实、素描、水彩。事实上,在艺术的范畴中,造型与设计是没有边界的。这是我上造型课学到的第一点。我们的第一次作业是拼贴人像“人造人”。这对我来说不仅是大学里的第一次,也是人生的第一次——我从未完成过这种形式的作品。一开始我感到迷茫,没有了画笔和橡皮擦,我该怎么做?我们唯一的材料就是一张当作底面的卡纸和自己挑选的30多张完整的人像。现在回想起来,这大概就是老师教我们跳出画笔局限的第一步吧。
马健凯同学:通过打印人像照片来创造出新的肖像,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新的表达方式的尝试。我将所有照片裁剪成1厘米宽的小条,并将他们看成一个个色块,或者说是像素点。有了这样的感受,我选择了像素画的方式来表达。在拼贴的时候兼顾了光影与体积的关系表达,创造出了一个长发男歌手的形象。这个形象代表了我对自己未来形象的向往,表达了我内心中自己的形象。这次的创作我学会了将固有信息、图像碎片化,让我可以不受原先形体特征的限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想象。
蒲香杉同学:第一次上造型基础课前,本以为是素描一类的基础课程。上课前的我一直把造型和设计分为两种不同的领域,并且理解的有些极端化,认为造型是纯绘画,设计是纯平面化。现在想来这样的认知过于狭隘了。几次作业下来,虽然课题讨论的问题很有趣,但创作过程中也感到不知所措和纠结。例如第一次作业《人造人》脱离了考前套路的头像绘画,开始以另一种方式思考人的状态。这个作业也开启了我对“造型”与“设计”这个概念的重新认知和对视觉传达的重新思考。通过这次的练习让我明白造型和设计两个词语密不可分,也让我不再纠结和迷茫于这两个词语。
林佳怡同学:第一周的作品通过剪切30位人像照片,并重组拼贴条状组成一幅新的作品。我贴出三位人像的转变,情绪的变化,画面黑白灰的转化,表达出一个人的多个方面,多种情绪。我的灵感来源于“微笑抑郁症”,作为一个正常人,面对生活,我们又何尝不是戴着微笑的面具,隐匿在人群中,但在笑容的背后可能是不为人知的痛苦与哀伤,承受着煎熬。我运用了破碎的方式结束了画面,表示着人们在快乐与悲伤中挣扎,“破碎”的那一刻,感到沮丧、恐惧、焦灼,当我们重新将碎片聚合,我们就又离成长更近了一步。
在创意与造型的第二部分内容中,为了让同学们从不同媒介形式语言的角度里去理解最基本的“点线面”问题,课堂讲解首先从康定斯基《点线面》的基础理论以及其作品进行分析,讨论二维平面构成中三大元素点、线、面的视觉语言,以具体分析的方法研究抽象视觉元素的艺术特征。紧接着对点线面的讨论从绘画拓展到了摄影、建筑、书籍设计、产品设计、公共空间、装置与影像等领域中的运用与体现,重点讨论了点线面在各媒介中的展现形式,变相发展,以及空间关系等。
作业:拍一张照片,并对该照片进行点线面抽象构成形式的转化。
要求:绘于计算纸上,具象到抽象的转化需运用点线面的表现形式。
优秀作品展示
同学们的课后总结:
彭垚同学:听完老师的讲评后我才知道,原来“放”也是有度的,不能一味地追求跳跃,还要学会“收”,该定的框架要定好,该收的型要收好。构图、透视、空间、节奏,该有的基本要素一个也不能少,还是要回到“造型基础”这门课的一些基础问题的本质思考上。知晓创作的大概思路后,在之后的作业中我也有所践行,我将第一次作业的《蒙娜max》进行了二次收形,并且明确了更加细节的形与轮廓,将第二次的《都市》进行了空间感的设计与整体归纳。看到自己更加完整的作品后我也有了更深的体会,虽然现在的我离收放自如还差得远,但有了基础的认识,我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渐渐地体味到“收”与“放”本身的魅力与其有机结合后的艺术张力。
蒲香杉同学:构成抽象练习是我最纠结的一次练习,原以为看上去简单的元素组合,做起来应该会很容易,结果实际操作起来却是无限纠结。一根线条,一个点往左一点点或往右一点点都是完全不同的效果,一个图形的面积大小更是对画面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当画面只剩下了最纯粹的点、线、面和最简单的几何元素,要让其看上去好看且舒服原来是如此困难的一件事。而课上老师提到整体画面中大的构成关系比小的细节更重要,使我豁然开朗。生活中也是如此,我本是一个容易纠结的人,或者说容易钻牛角尖的人,通过这次课我认为这坏毛病改进了不少,创作时也多了份放松,少了份焦虑。
陆文博同学:老师给我们欣赏了康定斯基的作品,他运用大量各式元素,包括直线曲线以及各种几何图形,配合色彩与明度对比,精心布局使其画面在构成关系上具有相当多的可读之处。康定斯基对于如何使用构成基础元素来引导人们的视线给了我很多启发。在接下来老师为我们布置的在计算纸上根据拍摄的黑白照片进行抽象化提出的创作中,我先拍摄了教室的一角,而后努力尝试运用点线面做出了大块分割、多种不同的箭头的引导、波浪状的辐射等空间关系地抽象化处理,对于视线的引导以及如何在画面中体现自己的想法,我有了一定的理解。
罗倩怡同学:以康定斯基的作品为例,让我们对抽象的作品有了更理性的了解。用一张自己以前拍过的照片来进行分析,创作出一副全新的抽象作品。在这次作业中我收获最大的是对整体大的构成关系的把握。从一开始过于局限于局部,导致整个画面出现了零散不整的现象,到老师讲评后的几次修改,尝试思考画面中大关系的视觉中心对比,与周围环境要做出一定的区分,并对照片里的事物进行观察归纳,以点线面的不同表现方式呈现。
林佳莉同学:这次作业要求是将自己所拍摄的一张照片,用抽象、点线面的方式,按照自己的理解,绘成一幅黑白的画作。在刚接到这个作业时我也是一片茫然,就像第一幅作品刚开始那样,坐着面对照片深思了很久。但在老师的指引和通过对资料的查阅,我渐渐地开始有了一点头绪,抓住这份头绪,我开始了自己的创作。这次的作业可以算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考虑到了近实远虚,我用线和大块的面将这张风景画表现了出来,在作品展示中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对自己的成功感到开心。
刘晓浦同学:当提到本次作业是自己抽象一副风景或建筑照片时,我又两眼发黑,无力感涌上心头,但毕竟这次是用自己熟悉的工具来作画,少少的熟悉感同时又带来了一份安心。课堂点评时看到同学们全部选择了风景建筑作品后,唯独选择静物作画的我显得格格不入且画面很难被看出与原图的关联性。但我认为作画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用笔的轻重粗细、排版的疏密变化、点线的结合使用,都展示出完全不同的效果,整合度显得十分的重要。
在创意与造型的第三部分内容的讨论中,提出了从印刷媒体到数字媒体,从文本到图像的能量转化问题的思考。课堂讲解通过介绍荷兰艺术家Tanja Smit的创作理念以及作品,让同学们思考文本、图像与印刷媒介之间的关系。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像文化的时代里,大量的图像以极快地速度向我们袭来,而我们并没有学习阅读这些图像。实际上,我们倾向于忘记这些图像是由人有意识地使用图像语言来控制我们。为此,在创作中,更需要深入的研究文本、图像与媒介之间的关系,尝试通过媒介现成品的再改造来弥合现实与我们对现实的感知之间的鸿沟。
作业:选择报纸、杂志等出版物作为绘画纸,解读文本内容与图像关系,再造新图像。
要求:思考媒体时代文字与图像的互为关系,再创造过程需体现对文本与图像内容的转化。
优秀作品展示
同学们的课后总结:
吕昀缦同学:第三周的作业是改造。杂志的类型多种多样,我做的《W&M》是以人为主体的系列,在这个作品中没有男人女人之分,不管男女我都用了相同的处理手法,体现“人”的整体,所有的背景都统一使用线条处理,同时这个作品也是我自己创新的大胆尝试,对于人的五官不知该如何进行改造,我尝试使用鲜艳的强烈对比的颜色覆盖人脸部的亮面和暗面,最终成为了不像人的人,借此灵感创作了这一系列,使整体的效果十分强烈,给人视觉产生冲击力。
刘欣怡同学:我最喜欢第三个作业,在已经排好版的基础上加入自己对排版的认知和创新,几种不同的书籍,杂志封面在个人改造下发挥特色,共同构成了一个新的系列。这其中利用了个人对点线面的理解,以点线作为整张画的构成,中间利用面构成整体,打破创作中的常规思维,成为我目前在一张画面中需要思考的部分。
陆文博同学:这周课程中老师给我们欣赏了Tanja对于文字以及视觉的创意作品,还给我们听了一段相关的实验音乐。对于创意性思维的拓展我认为首先需要丰富的知识面,这样在进行发散式思考的时候才会更具有想法。报纸的文字相对于杂志更具单纯性,在此次以文字阅读与视觉为主题的创意设计作业中,我就选择了报纸作为基础媒介。创作过程中,我寻找了一张政治性内容较强的国际时政版面,将其分为两部分。正面我采用了温和的处理方法,将敏感词汇全部覆盖,整合处理,构建出希望与平和延伸的感觉。而在反面,我进行了刺激化的处理,强化敏感词汇与政治内容,使其成为使读者易受刺激的文字内容,具有相对较强的压迫感与讽刺性。
刘心怡同学:书本改造作业中,整本书以高纯度的三原色红黄蓝为主调,进行了彩色绘制。初次接触到这个题目略显茫然,不断盯着书本上的字母发呆。想起中学时期上课无聊时常拿彩笔填涂封闭的字母,便以此为开端,绘制书本的第一页。再到后来翻阅杂志时,看到一位艺术家用单色抽象线条传达出了流动的感觉,便以有关联的单词为开端,摆动尾部,也制造出了流动感。联合文本的圆形图案创造,一张呈现了3D的视觉空间,另一张则是平面绘制。图1绘制时,想到了达芬奇精密的绘画思路,便将数学思维引入画中。连接文本中英文字母i的圆点,并以其中点做垂线形成圆心,作圆。改变了色彩的饱和度与透明度,使画面形成了空间层次。图2受到了波普艺术风格的灵感,大胆使用鲜亮的颜色,用黑色线条区分行间与文本,形成了圆与圆间的交错感。
Ⅱ材料与造型
造型基础课程的第二个板块是讨论“材料与造型”的关系。在第一个板块的课程中,材料其实已经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被带入了,特别需要提出的就是第一板块作业要求中对不同绘画纸张的植入:打印的照片、计算纸、报纸杂志等,这些都不是常规的绘画纸张,在基于纸质媒介的创作讨论中,正是在不同材料纸张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让同学们可以顺其自然地把材料的问题带入到创作的思考和讨论中,这位第二板块材料与造型打下了基础。
这个板块的课程讲解中,为了进一步让同学们理解材料的多样性,材料在创作中的合理使用形式,以及材料与创作者的内在记忆有什么关系等,我们以意大利女艺术家Maria Lai的作品作为典型案例来进行深入地分析。Maria Lai出生于撒丁岛内陆的一个小村庄。撒丁岛的传统,尤其是女性的编织文化,使她从中汲取了灵感,将缝制行为转变为一种艺术性。她的作品由线的主题贯穿—既作为材料又作为隐喻对象,传达关系、纽带和亲近的概念。正如艺术家自己谈到的:“缝制意味着什么?一根针进入和离开某物,并留下一条线:一条连接位置和意图的轨迹。”
她的作品中材料是记忆的化身,也是寻求身份认同的标志;缝制无意义文本则是传达关系隐喻表达。材料的介入让作品突破了”只能看不能摸”的局限,将触觉提升到了视觉前端,开启了视觉与触觉并行的创作需求。
作业:做一本承载“记忆”的书。
要求:不限制材料,但材料的使用必须与“记忆”的话题紧密联系。
优秀作品展示
同学们的课后总结:
马羽琪同学:这个星期老师分析了Maria Lia作品,她将她的情感都汇集于一种材料中并且通过制成一本书的方式表达出来。我感到格外的新奇,材料的运用一改纸上创造的局限,使之富有更多的趣味性与意义性。我的作业选择了剪纸来表达我的童年,因为在我小时候和妈妈参加剪纸比赛很让我记忆深刻,和外婆学习剪纸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想通过剪纸来表达我童年美好的梦。其次,我也想用相册来体现回忆的话题,因为在我的感知中,回忆总是藏在相册里。在做这次作业时,可能是由于回忆,我有了更深的感触,发现材料本身可以比文字更有意义,有很多文字匮乏表达的,但它却可以系一份感情,也使设计有更多的展现方式。这不但突破了材料的边界,更突破了我“梦”的边界。
刘盈莹同学:第四次作业是我们使用材料最多的一次个人作业。我在我的作业中用到了大量的毛线,以及一些纽扣、纸船…….作业的主题是回忆,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我想到了小时候的手工课堂,当时的场景或许与童年的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于是我便将主题定为“童年”。童年毫无疑问是快乐的,我在感受这快乐的同时也学会了跳出固有思路的限制。我们不应该将艺术创作局限于几张纸、几根画笔、几款颜料,我们应该学会运用多种材料,毛线、树枝、陶土甚至是头发…….没有材料就创造材料,任何你需要的、能表达想法的材料。
林秋衡同学:学习完材料与造型后,我认识到——艺术的形式从来不局限于绘画,材料的运用为艺术开辟出了一条非常与众不同的风格和道路。死脑筋的我们以前一直认为绘画最具表现力,也是最直接的艺术表达手段,甚至什么样的画风算好,什么样的形算准,什么样的颜色算美都因为应试而固化了。艺术根本没有界限,试想一下,画笔又何尝不是材料呢,我们只是在用不同的工具来展现自己认为有意思的东西而已。所以说,我们应该打破原来的思维定式,不论是破布、竹子、丝线等各种材料,都能以艺术的形式去完成,去呈现出来,这是我正努力的方向。
乔杰同学:这本书使用布料和线来制作,封面用了与内页不同的布,用缝制的方式制作出书名,而内页除了用线缝以外,主要是用锈染和火烧来实现,看上去似乎还有点好看…?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的过程中是有变化的,类似于故事情节,通过锈染和火烧出来不同的图案效果来表达自己回忆中的心情变化。如果要说是什么感情,那可能就是比较痛苦的一些经历的记忆碎片。
Ⅲ空间与造型
造型基础课程的第三个板块是讨论“空间与造型”的关系。这里所讨论的空间已经不再局限于二维空间,而是从绘画的二维空间与造型讨论开始,拓展到三维,甚至四维空间的引导。
课程讲解从Georges Russe谈起,他发明了一种独特的方法,将绘画的关系转变为空间关系。他在长期吸引他的废弃建筑中安装装置—通过将日常空间里“不可能”的场所转变为仅在他的照片中可见的图片空间来创建临时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课程中还举了大地艺术和马列维奇的几何抽象艺术,以及这些艺术形态对Georges Russe的影响:将平面的摄影艺术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综合艺术形式,打破了摄影单一的艺术界限,把摄影、建筑、绘画等媒介很好的融合在创作中。
为此,课程中提出了让同学们在实际教学楼空间中去结合前面两个板块提到的对造型问题的思考,去创造一个“新”的空间、现有空间和虚构空间的融合。
作业:基于对空间与时间、现实与梦境问题的思考创作一件团队合作作品。
要求:同学们自由组队,四人一组,共同讨论基于作业主题的创作概念,阐述选择该空间进行创作与主题之间的关系,并思考恰当的材料、媒介形式进行团队作品创作。最后还需提交创作过程的一段影像。
优秀作品展示
第一组
该小组同学们的课后总结:
彭帅文、林佳怡同学:本周通过造型与空间的学习,综合前几周课程,进行小组作业。作品以教堂窗花为创作灵感,运用玻璃纸、黑胶带,碎片化原有的图案,讨论了关于女权的开发性主题。作品从黑暗到光明,从冷色调到暖色调的变化,表达了女性追求平等和解放人权的抗争过程。
林栩梵、罗子晴同学:这件作品是一个小组作业,讲究组内成员合作协调完成。我们选择了教学楼一楼咖啡厅玻璃窗的原因是它们非常适合我们对创作理念关于女权问题的探讨。我们组运用了工业胶带和有色玻璃纸的层层叠加以达到一个类似教堂彩色玻璃的效果,颜色也从左到右产生由暗到亮的变化,由此体现从封建社会至今女权在不断的发展强大,逐渐走向光明。
第二组
该小组同学们的课后总结:
马羽琪、吕昭熹同学:最后一次的任务,对我们来说最值得回忆与骄傲,用老师的话说可能我们之后很少有这样的机会进行多个成员之间的沟通共同创造。课堂中老师通过分析艺术家的空间创作艺术作品,艺术家的作品随着时间、光照射的角度、拍摄位置的不同视觉上产生了非常有趣的变换给了我们启发。我们选择了教学楼二楼与一楼之间的楼道进行创作改造,利用上下两组窗户来制造不同的视觉感受,一种是孤独的黑暗的一面,影子也是全黑的,而上面的窗户则是彩色梦幻的,更多代表对美好的向往。我们想通过影子的不同来表达。我觉得这次的作品创作过程十分吸引我,小组合作也很有意义。但在我自己去尝试的时候,却发现很艰难。从提出方案和找寻满意的地点就花费了我们不少时间,后期的材料购买更是花样百出。通过这次作业我感受到了“梦”的不易与有趣,但也必须得承认这样一份大作业做好的成就感比之前几个个人作业都强。我在此种更感受到了团队的重要,以及对空间的利用有了更深的思考。
彭垚、彭飞雅同学:《dream and shadow》是我们第一次参与到团队合作,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作品的体验着实新奇,虽然这次的作品并不成熟,但我相信接下来的作品我们定会有所进步。总的来说,造型基础课令我受益良多,收获不仅来源于老师,还来源于同学,和同学们相互合作提建议点评,都给了我不同维度的思维方式,更多收获还来源于自己做作业听课时的反思与寻找的资料,让我懂得了自我思考的重要性。
第三组
该小组同学们的课后总结:
林龙鸿、刘心怡同学:最后的课题是材料与空间,我们的小组在总结了各自的想法之后将大家的想法进行整合,用棉花与气球,制成了一朵白云一朵乌云,在不同的转角位置,给人一种豁朗开朗的感觉,也与主题造型与空间相结合。云朵在源源不断的吐出彩虹时,也在渐渐的消耗自己,梦境的美丽,要的是现实的不断支持……
通过这几次的作品,我们不仅仅学到了专业的知识,拓宽了创新思维,更使我们懂得了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是团队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团队成员凝聚在一起会产生巨大的潜能。
刘晓浦、刘天羽同学:做最后一个小组作业该开始时“梦境与现实”这个词限制住了我们小组的思想。我们一直想的是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对比,却没有想到两者之间的融合。幸好老师在小组讨论中指出我们的局限,并告诉我们艺术在于它的纯粹而不在于给它赋予多少的内涵和定义。确定主题后,我们又在选择空间上面遇到了困难:在哪里可以展现出作品的最好面貌,让我们思考良久。这个作品有一个遗憾,就在于乌云的制作上。我们用喷漆喷涂了气球,可是在其干后,难以粘合。而且气球漏气的问题,在我们还没有黏贴时就已经出现了,喷了漆以后的气球,在憋后彻底无用了。这也给我们整个小组一个教训,就是使用材料方面,对材料特性的不熟悉容易造成作品创作的失败。
总体来说,在这学期的造型基础课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在作品整体性上有了新的认识,在材料的把控上也有了自己的方法,懂得了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虽然过程极其痛苦,设计初衷和灵感都十分欠缺,但是在和同学们的沟通,欣赏观察同学们的作品并互相交流,上课努力理解欣赏老师所讲的艺术家作品和设计理念后,真是受益匪浅,完全打破了我们对艺术的定义和固有框架。非常高兴在林琳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能在迷茫中成长。
第四组
该小组同学们的课后总结:
吕昀缦、罗倩怡同学:这次的作业是关于空间与造型,也是我们WOKEN DAY的第一次团队合作作业。我们利用的是院楼天台上的一根柱子,由透过头顶玻璃的光得到灵感我们把它设计成受光面和背光面。这个作品的主题是人体实验,我们将柱子设计成一个人体实验器皿,四个不同的面展现四个不同的受光程度、不同的人物心情、不同的人物形态、不同的表现方式。正面是亮面,表达了“好奇”,用彩色的玻璃蒙版展现人物形象,表现最开始时人对一切未知的好奇和兴奋。第二面是“挣扎”,通过故障效果的展示,表现的是人察觉后的反抗和无谓的挣扎。背面是“束缚”,这一面我们用了很多的工业材料辅助做出立体真实的效果,展现人被缠住被束缚。最后一面是“绝望”,我们选择了悲惨的结局,人挣扎无果后的绝望。这件作品展现的是一个过程,带给人的思考是可变的。我们将光影带入到作业中去,不管是为主还是为辅,它的作用是时小时大,都给我们的作业带来或多或少的帮助,因此也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了光影,对它有了更新的认识。
刘盈莹、刘欣怡同学:在第五次作业中我们完成了一件装置艺术空间作品。这次作业是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完成的,不同于之前的个人作业,我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还要协调好团队中每个人的分工和职责,这让我们有了团队协作的经验,学会了如何和合作者沟通,如何分享自己的想法与构思。而且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完成一件装置艺术空间作品,有很多一开始很好的想法因为条件不允许而没能继续开展下去,但也让我们明白了装置艺术不能光顾着想象,还得考虑更多“现实”方面的因素:场地、材料、人力物力等。